2024-03-09 農(nóng)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老愛挑刺會消耗孩子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琚金民

“你看你,膠水弄得到處都是”“這樣不對,要先炒雞蛋,再放西紅柿”“你衣服搭配得太難看了,趕緊去換”……生活中,很多家長喜歡在這些小事上挑毛病,指導孩子的一舉一動,且常常伴隨著制止和指責。家長的本意是讓孩子不斷改正缺點,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實際上,老愛挑刺會消耗孩子成長的能量。

第一,挑刺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自己無論怎么做,家長都不滿意,這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會變得自卑膽小,不敢與人交往,不敢探索新鮮事物。第二,不斷挑刺會破壞孩子專注力。當孩子做事時,家長的一次次批評會分散孩子注意力,影響孩子心情,讓孩子無法平心靜氣地看書、做作業(yè)、玩拼圖、搭積木、看動畫片等,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第三,總是挑刺會讓孩子缺乏主見,妨礙孩子自主性的發(fā)展。家長總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評判孩子的一言一行,若孩子不聽從就會遭到無休止的指責。一切都是家長說了算,這讓孩子失去了許多鍛煉的機會,孩子的動腦、動手能力就會弱化,變得缺乏主見、唯唯諾諾、思維平庸,在生活上過分依賴家長,自理能力差。此外,總是挑刺,會引起孩子強烈的不滿。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可能會以吵架、離家出走、棄學等過激的方式來反抗。建議各位家長,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就沒必要在小事上過多干涉。

無關緊要的事,不指責。家長要認識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成人是不同的,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帶有濃厚的童真童趣。英國心理學家特麗·阿普特曾經(jīng)這樣形容被指責的孩子:“那原本充滿了歌聲與歡笑的身體,突然之間就變得畏縮、緊張、一蹶不振,原本神采奕奕、熱情激動的臉上覆蓋了陰霾。閃閃發(fā)亮的眼神黯淡了,恍惚地看著家長的臉,等待暴風驟雨慢慢歸于沉寂?!焙⒆拥某砷L過程,確實少不了家長的批評和指導,但是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家長要有不追求完美的寬容,讓孩子有自我生長的空間。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控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著強烈的證明自己能力的愿望。當他們嘗試自己穿衣、整理書包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家長要做到充分信任,包容失誤。孩子在做事過程中可能會犯錯,比如穿反鞋子或者整理書包時落下東西。這時家長不要急于糾正,而是要讓孩子在嘗試中發(fā)現(xiàn)問題。因為這些小失誤是孩子成長的寶貴經(jīng)驗,他們會在不斷實踐中學會如何避免。如果孩子在做事過程中遇到困難,家長不要直接代勞。比如孩子不會系鞋帶,家長可以示范一次,然后讓孩子繼續(xù)嘗試。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的審美愛好,不強制干涉。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他們的審美愛好是其內(nèi)心美好憧憬的外在表現(xiàn)。如果家長以成人固化的審美標準去干涉,就如同用一把刻板的尺子去衡量靈動的精靈。這會讓孩子對自己的審美產(chǎn)生懷疑,逐漸失去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感受多樣化的美,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比如帶孩子看藝術展、逛博物館、聽音樂會、欣賞自然風光,讓其理解美不是單一的,也不局限于外在打扮,而是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是一種美,山水花草是一種美,內(nèi)心涵養(yǎng)也是一種美。讓孩子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時,也重視內(nèi)在美,不斷提升自我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