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相約出游,因為等人的焦慮而興致大跌;重要的回憶卻有人遲遲不見身影;日常上班每每都會晚到幾分鐘......提起遲到,很多人都頭疼不已。
然而,用心留意你會發(fā)現(xiàn),有時候遲到的好像總是那些人。
受訪專家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丁思遠
本期編輯:張筱悅
有人天生缺乏時間感
生活中常常能見到這樣的人:他總是不能按時到場,每次看上去都有各式各樣的“客觀”原因,比如坐錯車、鬧鐘沒響、記錯時間……因為遲到,遭受過各種損失。
對他們而言,時間好像總在與其作對。這種情況確實與時間觀念差有一定的關(guān)系。
研究“內(nèi)在時鐘”的學者發(fā)現(xiàn),有些人更擅長對比內(nèi)部計時器和真實世界的時間,也能更準確預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所需時間,從而有效調(diào)整自己的節(jié)奏。
有些人則在這方面的能力比較差,常常錯誤估計,于是要么總早到要么總遲到。
然而,除了客觀存在的時間估計偏差,有的人總遲到其實是內(nèi)心真實想法的反映。
總遲到也有主觀原因
然而,除了客觀存在的時間估計偏差,有的人總遲到其實是內(nèi)心真實想法的反映。
1缺乏掌控感
比如面對父母的安排和教育、學校制定的規(guī)則規(guī)范、公司實施的管理模式,我們并不贊同也不喜歡,但沒有辦法反抗。如果我們的生活里滲入了各種別人制定的規(guī)則,那自由和掌控感要從哪里獲得呢?
有些人選擇在“時間”上獲得,例如盡可能地不執(zhí)行時間規(guī)則,在自己的私生活中也盡可能不做具體的時間約定。這類人一般在其他事情上也比較叛逆、固執(zhí)。
2表達拒絕
A先生計劃了半年的旅行,因為錯過航班擱淺了,實際上他遲到的深層原因是計劃出現(xiàn)了變故。
他本來安排的是單人旅行,這樣可以完全放松??膳d致勃勃期待了半年后,父母以不安全為由要求同去,軟磨硬泡下A先生只好同意。
但旅行的意義對他來說已經(jīng)改變了,這趟旅行不但不能放松反而壓力重重。于是潛意識做出各種安排,“幫助”A先生錯過航班。
在我們生活中可能經(jīng)常有無法拒絕、無法表達的情況,但完全照做也非常不平衡,有些人的折中方法就可能是意外遲到。這樣既能回避由于直接拒絕帶來的沖突,又能讓自己不完全委曲求全。
3逃避空虛
要做的事很多,遲到的幾率就大。如果一個人非常害怕低效、落后或空虛,那么把生活安排得很忙,總是遲到,就可能是一種讓自己覺得充實、有意義的辦法。
有些人對時間利用率十分焦慮,生命里就不能有“空余時間”,否則就覺得“非常浪費”。
這種時間閑置的焦慮可能讓他們本來可以提前半小時出門卻沒有這樣做,而是留在家里“充分利用”時間做別的事情,直到覺得“到車站的時間會剛剛好”的時候再出門。因為沒有周轉(zhuǎn)的時間,一旦有突發(fā)事件,遲到就必然發(fā)生。
如何提高時間觀念
有時,遲到不是單一的事件,它可能反映你面對生活問題的不良應對模式。如果遲到嚴重影響了你的生活,及時找到深層的心理根源并做出整體改善是非常必要的。
增加看鐘表的頻次
時間觀念差的人做事時不要靠大腦去估計時間,盡量勤看表,了解所剩的時間,做到心中有數(shù)。
提前計劃好每個任務的時間
遇到事提前計劃,弄清每件事情的復雜程度以及大概所需時間,按時完成任務,不要走一步算一步,引發(fā)一系列時序改變。此外,也要預留出富裕的時間,以免出現(xiàn)意外情況,導致時間不夠或超時。
借助鬧鐘提醒功能
可以借助鬧鐘在時間節(jié)點前進行提醒,比如早上上班可以在出門時間設置鬧鐘提醒,鬧鐘一響就立即出發(fā),不要拖延?!?/p>